1.【例题】
手机垃圾短信息有“骚扰型”,多为恶作剧、“黄段子”、小道消息;有“陷阱型”,多是骗取用户钱财;有广告短信。短信业务的确给运营商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,但有些短信正成为一种“信息公害”,让人不堪其扰。一些急于开发新客户的新企业群发不少短信广告,绝大多数的垃圾短信制造者是运营商、“三无”产品经营者、诈骗者。现在应尽快完善相关监管法规,先管住短信服务提供者,垃圾短信这颗毒瘤迟早是会被根除的。
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( )。
A. 垃圾短信成为信息公害 B. 垃圾短信为何屡禁不止
C. 法律监管垃圾短信尚未到位 D. 切实治理垃圾短信
2.【例题】
5,4,3,√7,
A.√5 B.√2 C.√(3+√7) D、1
3.【例题】
将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三次,然后每隔一定长度剪一刀,共剪6刀。问这样操作后,原来的绳子被剪成了几段?( )
A.18段 B.49段 C.42段 D.52段
4.【例题】
5.【例题】
形而上学是指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。它指用孤立、静止、片面的观点看世界,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,永远不变的;如果说有变化,只是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。
以下属于形而上学的是( )。
A.黑格尔:手离开了身体就失去了其作为手的意义
B.芝诺:飞矢不动
C.赫拉克利特:没有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
D.培根:科学在人心目中的价值必须由它的实践来决定
参考答案及解析
1.【解析】
本题属于概括主旨型。
阅读题干可知,材料由两部分组成,前半部分介绍了一系列关于垃圾短信的具体情况,包括垃圾短信的种类、危害、制造者等等;最后一句话指出了治理垃圾短信泛滥的对策:尽快完善相关监管法规,先管住短信服务提供者(隐含:法律监管垃圾短信尚未到位)。
在两部分内容中,最后一句话显然是这段文字的主旨。所以,正确选项是C。
2.【解析】
3=√(5+4),√7=√(4+3),最后一项=√(3+√7)。选C。
3.【解析】
(解法一)
请你想象一下吧,把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三次,那么就共有8绺了。
然后每隔一定长度剪一刀,共剪6刀,就是说,把每绺都剪成了7段。
如果每绺是独立的绳子,那么就共有:8×7=56段。
但是请务必注意,在对折的过程中绳子有7处是连在一起的。也就是说,实际剪成的绳子段数要比56段少7段。
56-7=49
所以,正确选项是B。
(解法二)
如果在考场上没有思路,那么把一长条稿纸对折三次撕开,应该也算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。
4.【解析】
第二、四个图形都是由椭圆组成,数量按1,2(1×2=2)变化,第一、三图形都是由方块组成,数量按4,2(4÷2=2)变化,所以第五个图形应该也由方块组成,数量为1(2÷2=1),选择C。
5.【解析】
由定义,形而上学否认运动和变化,否认事物之间的联系。A项是用联系、整体的观点看问题,C项和D项是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。B项否认运动,是形而上学观点。